400-6688-955

工业机器人市场生变,国产机器人有望崛起返 回

发布日期:2020-08-12
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30%以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6月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0761台,同比增长29.2%,较5月份的16.9%增长12.3%;1 - 6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93794台,累计增长10.3%,较1—5月的6.7%增长3.6%。
 
国家统计局:2020年6月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
 
 
【从行业的角度】
 
从行业角度看,智能制造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3C、仓储物流、金属加工、塑料化工、食品饮料、烟草等,覆盖99%的应用;从功能分类上可分为焊接、搬运、装配、加工、喷涂等核心功能。
 
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30%以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7.3亿美元。随着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逐步复苏,国产机器人有望借助行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据IFR统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97台/万人,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据估计,2021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超过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应用行业来看,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码垛、装卸搬运等领域。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高端本体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剩,系统集成商数量大而小,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供给侧需要优化。
 
 
 
【从产业链的角度】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包括上游核心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和下游集成应用三部分。
 
上游核心部件包括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和传感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
 
由于“神经中枢”的地位和门槛相对较低,成熟的机器人制造商通常会开发自己的控制器来保证技术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因此,控制器与本体的绑定效果较强,市场份额与机器人本体基本一致。
 
伺服系统技术难度中等,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支撑能力。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组成,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运动。它需要精确、快速、稳定的速度、扭矩和位置控制。
 
 
 
在竞争中,外资企业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品牌以良好的产品性能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市场(45%),欧洲品牌占30%,国产品牌占15%左右。
 
中游是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即机器人的“本体”,主要对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和实现。即底座和执行机构,包括手臂、手腕等,一些机器人的身体还包括行走结构。
 
机器人本体的硬件技术已经成熟,主要集中在结构的优化和使用体验的提升。外资仍垄断高端市场,中低端产品国产化率有所提高。
 
下游是集成应用提供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负责工业机器人有针对性的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
 
工业机器人产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有三: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力”;二是“拉力”高,人力成本高,迫使机器更换;三是政策支持的“催化力”。
 
 
在未来的智能工厂中,工业机器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智能操作。加快5G建设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估计,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近100亿美元。
 
 
(关注“海渡学院”公众号回复“社群”加入智能制造交流群)
提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