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冲入“风口” ,产业链谁在“狂奔”?
“2023年上半年炒AI,下半年之后炒减速器。”一名券商投资顾问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一个核心部件,2023年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和人形机器人新品陆续推出,造就资本市场两大关注焦点,热度延续至今。
人形机器人突破的关键既包括产业链硬件革新带来运动能力,又包括AI智能涌现带来“人”的智慧,关键环节多且产业链复杂,注定人形机器人“成人”是个漫长的过程,但这并不妨碍曙光在股价涨跌中率先出现。
多只主要的减速器股票在2023年10月底开始猛涨,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丰立智能在大约一个月时间中,分别累计上涨超40%、18%、20%、30%。新时达、泰禾智能、思进智能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近日仍在掀起涨停潮。
资本市场涨停热浪背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何时能支撑机器人量产并真正走入千行百业?
人形机器人含机械硬件和智能系统,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其技术链路长,硬件器件产业链便有多个关键环节。
据中泰证券研报数据,人形机器人BOM(物料)成本以远期20万单价测算,执行系统BOM占比最高,约53.2%,感知系统占7.3%,其他芯片、电池等部件合计占比39.5%。执行系统分为直线、旋转执行器和灵巧手,滚珠丝杆、减速器分别是直线和旋转执行器的核心部件。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总价值量约10万元/台,其中力、视觉等传感器单机总价值量为2.3万元,滚动、滑动轴承对应单机总价值量分别为4200~9600元、750~1500元,无框电机为4.2万元,滚珠丝杠为2.1万元。
内容来源于第一财经,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