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955

人工智能:带给艺术的困境与挑战返 回

发布日期:2024-01-19
人工智能:带给艺术的困境与挑战
 
德国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意思是普通人的思维活动,也包含着类似于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不过,要把这样的创意思维变成艺术呈现出来是有技术门槛的。但是,随着人工智能(AI)绘画工具的出现,创意思维和艺术呈现之间的技术鸿沟日益被填平——在AI绘画工具上,只要输入我们设定的提示词,就能生成相应的图像。“人人都是艺术家”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AI绘画工具的高效产能,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给艺术带来了一种困境。
 
工业机器人教育网
 
在东西方艺术史上,都有一些类似于“以复古为革新”的创作理念。比如在欧洲艺术传统中,强调向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学习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他们的艺术都以学习和借鉴古典范式作为基础。而在中国,宋元以降,艺坛“崇古”“则古”的风气日甚一日。元代赵孟頫论书主张“则古”,反对取法于今人,论画则谓“作画贵有古意”,他的书画实践也是上溯晋唐,借古开今。还有一种挪用艺术(Appropriation Art),通过借用已有的风格或图式,结构性地移花接木,将历史和当下拼接起来,建构出新的形象和意象。
 
这类强调向古人学习或把历史风格作为资源库的艺术创作,在AI绘画工具产生之后,其创作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只要有想法,并以合适的提示词加以引导,无论写实还是抽象,AI绘画工具都可以使各种风格瞬间量产。所以,对于艺术创作来说,AI绘画工具的诞生就如同开启了创造力的潘多拉魔盒——创作者本人不必为得到某种风格而必须掌握某种艺术技巧了。
 
内容来源于中国机器人网,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