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955

机器人“步伐”加快 制造业密度达392台/万人返 回

发布日期:2024-01-24
机器人“步伐”加快 制造业密度达392台/万人
 
机器人产业既是融机械控制、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更是支撑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产业。
 
工业机器人教育网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机器人多被用来搬运、喷涂、组装等简单工作。殊不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更新换代,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呈现系列化发展,从高速、高精到高负载、高可靠的产品不断面世,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仅2023年,就已有43款手术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其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卫浴、陶瓷、五金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消防、排涝、搜救等特殊需求和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带动特种机器人落地应用。
 
除了制造业,服务领域的机器人也大放异彩。餐饮、导览、物流等领域大批服务机器人“上岗”就业。
 
截至目前,我国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15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1/3,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92台/万人。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新路径,也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
 
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台,同比增长21%。当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55.3万台,同比增长5%,而我国的装机量却达到了29万台,占全球装机量的52%。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是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也是全球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
 
内容来源于人民网,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