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采摘“机器人”智能高效不伤果
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折展式林果采收一体机。钱孟波教授和指导的学生团队经过将近3年攻关,研发成功了这一新设备,能够适用于10多种不同类型的林果采收。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采摘林果的自动化程度,可减轻采摘负担,增加林果采摘效率,尽可能减少对果皮的损害及对树枝的破坏。
这一新设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组装生产。在生产设备的同时,开始在宁波余姚、杭州临安、衢州开化等地实际运用。实测证实,一台折展式倒伞型林果收集装置效率可替代20个农民,一台采收一体机工作效率相当于48个农民。
林果业是种植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林果产量持续增长。由于缺少实用的机械设备,我国山区丘陵地区的林果采摘主要依靠人工,采收人力成本的攀升。林农对智能化林果采收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钱孟波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在研究攻关中发现,折展式的采摘结构可适应丘林山地的林间作业环境,指导学生研发了新型的折展式采收一体机。
钱教授指导的这支学生团队由1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他们专业互补、协同研发。团队的学生负责人、研一学生郑恒意说,这款机器人以六连杆折展单元构成的倒伞型折展机构作为果实收集装置,不需要人在设备上操作,而是通过相关的程序进行控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较大的折展比。通过伸缩杆的调节,实现收集范围的灵活调整,提高了机械的普适性。
内容来源于绿色中国,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