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出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出无限可能。伴随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江苏早早先行,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创新应用的研发和支持力度,加速布局“人工智能+”。
近年来,江苏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基本形成以苏南城市群为重点、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的“一带两核”发展格局,中国(南京)智谷、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目前,全省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1000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涵盖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了思必驰、亿嘉和、朗新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在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力、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3年11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优先发展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其中包括“通用智能”产业。江苏将抢抓风口、加速布局,积极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加快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前瞻布局类脑智能技术,积极开展AI大模型技术研究,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
4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在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塑造新优势。
内容来源于工人日报,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