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已形成较为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将在国产AI算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作为武汉“965”产业体系中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是引领武汉未来的重量级核心技术与核心产业。
受访专家认为,武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将在国产AI算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武汉有很多成熟的先进制造产业,可以率先在优势产业链里训练垂直行业大模型,真正利用AI技术为产业发展赋能。
“根据相关文件,预计2025年武汉总算力规模或将超过5000P。”中国信通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谭敏提到,国内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格局和数字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联性,目前国内主要城市都在大力发展算力等基础设施。
目前,武汉在算力布局上处于全国领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共同构成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为一体的多样化云服务算力集群,其中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大模型的不断升级对算力提升提出了新需求,作为算力载体的AI芯片成为关键赛道。“武汉要率先布局国产核心AI算力芯片,特别是基于长江存储等行业优势,布局发展面向大模型的国产AI存算一体芯片。”马修军认为,AI芯片目前的技术路线依旧以GPU加上CPU的通用芯片为主,虽然寒武纪、华为等国内企业开始尝试国产替代,但其性能及配套软件生态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内容来源于长江日报,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